月薪5千不配吃?把顾客当提款机,网红火锅店从排队1000桌到消失
在餐饮江湖中,火锅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凭借着独特的就餐氛围和丰富多样的食材选择,吸引着无数食客。
亲朋好友围坐一堂,共享一锅热辣鲜香,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烟火气与温馨感。然而,近年来,不少曾经火爆一时的网红火锅店却陷入了困境,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,甚至纷纷倒闭,其背后缘由值得深入探究。
价格虚高,背离大众消费能力
如今,部分火锅店的价格令人咋舌。八片肉标价 88 元,5 片土豆要 18 元,200 克河鲜竟敢喊出 298 元的高价,就连普通的调味饮料也能卖到 38 元。

这般高昂的定价,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此前,巴奴火锅创始人在直播中称 “火锅不是给底层人民吃的”,“月薪 5000 你就不要吃巴奴,哪怕吃个麻辣烫”,此言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。
虽然后续他进行了解释,但其背后反映出的火锅价格高门槛问题,已然深深刺痛了消费者的心。
火锅客单价越来越高,消费者也对价格愈发敏感,每一笔消费都精打细算。当他们发现花费不菲,却未得到与价格匹配的食材和服务时,自然会用脚投票。
数据显示,2024 年上半年,餐饮相关企业注吊销量达 105.6 万家,平均每天约有 5800 多家餐饮店关停。在竞争激烈的火锅赛道,保守估计每天约有 166 家火锅店倒闭。

那些将消费者当作 “提款机” 的火锅店,最终被消费者抛弃,价格 “刺客” 的屠刀反而刺向了自己。
例如凑凑火锅,曾凭借 “火锅 + 茶饮” 模式成为排队王,人均消费却高达 150 多元。消费者支付高价后,却发现菜品分量少、性价比低,逐渐对其失去兴趣。
2024 年凑凑火锅含泪关店 73 家,母公司呷哺呷哺暴亏四个亿,这无疑是价格虚高带来的恶果。
品质与服务下滑,难以留住顾客
曾经被称为火锅店 “星巴克” 的凑凑火锅,巅峰时期家家店铺排队超 2 小时,全国门店多达 175 家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其人均 150 多元的价格与实际服务、品质严重不符。
招牌花椒鸡锅味道普通,雪花牛肉分量少得可怜,成本不到 8 元的手打柠檬茶却定价颇高,打完折一顿饭也要三四百块。
这种品质与价格的失衡,让消费者深感失望,不再愿意为其买单。

再看哥老官,2017 年凭借牛蛙锅火爆异常,门口常常大排长龙,有人甚至排队 6 小时都吃不上。可随着规模扩张,问题接踵而至。
2020 年 12 月,哥老官的牛蛙被检出含有违禁兽药,记者暗访还发现厨师在案台上洗垃圾桶、徒手摆弄菜品、食材掉地上不清洗等严重卫生问题。
这些负面新闻曝光后,哥老官口碑一落千丈,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产生严重质疑,纷纷远离,门店只能无奈暂停营业。
小龙坎同样未能幸免。2014 年开出第一家店后,迅速在社交平台走红,短短几年便扩张到八百多家门店。
但快速扩张导致管理失控,从 2018 年起,回收老油、使用地沟油、用发芽土豆做菜、调料过期、回收食材再利用等问题频繁出现。频繁翻车让小龙坎声誉受损严重,到 2025 年上半年,门店数量锐减至 537 家。

创新不足,难以适应市场变化
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,创新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关键。然而,部分初代网红品牌却在创新方面表现乏力,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。
千味涮曾以锅底放整块大骨和可 DIY 酱料吸引顾客,在华南地区人气颇高,成为知名连锁火锅品牌。但随着市场发展,小料台成为火锅店标配,骨之味、骨里鼓气、马九爷酱牛骨等品牌纷纷推出大骨汤火锅,千味涮曾经的特色不再,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。
2020 年开始,千味涮陆续关店,如今已难寻踪迹。

哥老官同样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。在品类规模不断增长、火锅品牌竞争激烈、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,哥老官仍提供 “万年不变” 的锅底和菜单。
当市场上锅底味型不断翻新,涮菜种类日益丰富,价格定位也更加多元时,哥老官的产品显得单调乏味,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。
再加上其盲目转向自助模式,菜品质量下降,就餐体验变差,导致客流进一步流失。2024 年,哥老官大规模闭店,曾经的辉煌不再。
卫生问题频发,挑战消费者底线
食品安全与卫生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,一旦出现问题,对品牌的打击将是致命的。楠火锅号称中国火锅新名片,巅峰时全国有六百多家店,短视频播放量破五个亿,排队最高能破 1000 桌。
但 2024 年 6 月,杭州一家楠火锅让顾客舌头吃黑,还出现上吐下泻症状,顾客直接被送进医院。此后,锅底越煮越苦、毛肚嚼起来像橡皮、肥牛卷里全是淀粉等问题也被陆续曝光。

这些严重的品质与卫生问题,不仅让消费者对楠火锅的品质失去信心,也让加盟商遭受重创。几乎在一夜之间,楠火锅的辉煌崩塌,门店数量大幅减少。
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网红火锅店走向衰落,根本原因在于背离了餐饮行业的本质。餐饮行业,品质、服务与创新是立足之本,若为追求利润而忽视这些关键因素,成为价格刺客、品质刺客,让消费者寒心,最终必将被市场淘汰。
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中,唯有坚守初心,注重品质提升、服务优化与持续创新,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,实现长久发展